说来也许难以置信,早在公元前600年,印度一位名叫闻妙的人就开始令人惊叹的外科手术了。那些外科医生通常都是泥瓦匠,从那些丢了鼻子或耳朵的倒霉蛋的腮帮子上或前额上割下些皮肤,然后贴到受损的部位,再用针将其缝合起来。
这种手工活对于他们难度不大,因为那个时候的印度,犯有通奸或其他罪行的人,往往被处以割鼻的惩罚,所以动起刀子来,他们既有技术基础,心理素质也很过硬。
而在古罗马,外科医生们则为那些角斗士们再造被猛兽撕去的耳朵或鼻子。当时的医学著作还有关于如何避免疤痕过于明显及新植器官脱落的记载。对于查士丁尼二世来说,这无异于福音,因为公元695年他被赶下了台。他的仇敌天真地以为,一个被毁容的人肯定没指望再次复辟,于是便割了他的鼻子。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公元704年查士丁尼二世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夺回皇位。学者们认为,他的雕像前额有明显的疤痕,证明他的鼻子是在被割之后又重新补上去的。
不过,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人们对器官缝补术兴趣锐减。直到15世纪才又在欧洲兴起,不过那个时候它是理发匠的领地。比如说,一对西西里的理发匠就曾经用大臂上的肉替人再造了个鼻子,结果当然是新鼻子比脸的其他部分要白皙得多。还有个例子就是一名意大利的军队外科医生成功地将一名士兵被割下来的鼻子贴了回去——他从沙中捡回那只可怜的鼻子,用自己的尿冲洗了一下,然后就那么缝了上去。当然,有时候这些外科医生或理发匠们也从那些捐献鼻子或耳朵的人那里取材,比如受伤者的兄弟姐妹或邻居,甚至会对孩子下手。这些胆大妄为的家伙一直奇怪为什么这样的手术成功率很低,最后,他们的结论是这些组织“很不开心”,所以即便缝上去也活不了。
直到18世纪印度的鼻整形术传到西方后,欧洲人才又再次重燃对外科手术的热情。印度人的手法启发了英国外科大夫约瑟夫·卡普,他先是在尸体上训练自己的技能,后来据他自己说他能在15分钟内缝上一只被割下来的鼻子。随着外科技能的不断提高和麻醉术的帮助,欧洲的外科水平突飞猛进。而细菌理论的到来也使得手术感染大幅减少。到19世纪90年代,一些医生已经相信,完全可以通过隆鼻来达到美容的目的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将整形外科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战壕战导致无数士兵的头部和颈部受伤。美国军方任命了30名大夫,专门从事下颌、耳朵、嘴唇及鼻子再造。而二战则推动了肢体再造术、大面积烧伤皮肤移植术及外科技术的全面飞跃。
不过,时至今日,整形外科更多的用于美容,2005年一年美国共进行了1560万例外科手术,其中近1000万例是出于纯粹的美容目的,以抽脂为最,紧随其后的,便是隆鼻。